当前位置:风雨路>都市言情>红楼之平阳赋> 第372章 布政史的劝慰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72章 布政史的劝慰(1 / 2)

酒楼二楼,

除了二人的手下在此,一楼的其他人都不得上来,不少公子和小姐多有不满之意,在

还没出声,就被同行的好友拽住,轻轻说了一句话,

“没看到洛云侯来了,想死的就去,”

吓得周围的人为之一静,说话的声音不由得放低一些。

二楼临窗,

二人相对而坐,互有深意的笑了笑。

张瑾瑜缓缓摇了摇头,无奈的说,

“还是庄大人你啊,这生意做的可是精妙,事情好还没说,倒是把后面的事给分清了,本侯答应了,只要真能让关外的税收银子多起来,本侯必然答应。”

“侯爷,此话当真!”

庄守治接着话,紧紧跟着问道。

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。”

张瑾瑜手掌轻轻拍了下桌面,面含笑意,点头答应,只是眼中的莫名之色,让有些兴奋的庄大人忽略而过。

庄守治清了下嗓音,沉吟一下,说道;

“侯爷,想要银子,当家之人无非是想办法开源节流两途,不管想要做什么,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记得元丰元年的时候,还是圣上刚刚继位,皇上早有重整关外的决心,那时候关外女真一族之人就已经成为尾大甩不掉之势,对关外三城之地威胁日重,哦,侯爷,那时候的平辽城还没丢。”

庄大人就开始说着关外那时候的情况,特意点了下平辽城,让张瑾瑜心里一紧,平辽城可在自己手中了,还没细想,庄守治继续说道;

“元丰元年,二月初,朝廷的大朝会就议论过,叫关外郡城整军备武,要给女真人一点颜色瞧瞧,这件事朝臣有很多人支持,还真的落实了,内务府在平阳城有一个小的兵器作坊,后来就直接修成了如今的兵器监,就地取材督造兵器,这一年就为边关提供了足额的兵器,为京城大内的库银,节约了超过五百万两银子的损耗。所以当时各地办的有声有色的,侯爷不会不知道吧。”

张瑾瑜当然知道,现在那个兵器监被自己渗透成筛子了,哪能不知,可使面色却没漏出来,摇了下头,

“本侯是听说了,可是老大人你也知道,那可是内务的宝贝,不少太监监工,所造的武器又是供给整个边军,侯府也没权利收税,更不说染指了,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。”

庄守治看着面前的洛云侯,大言不惭的在那哭穷,只得回问了一句,

“侯爷麾下的军士,乃天下

张瑾瑜脸色稍有些不自然,勉为其难的叹了口气,

“老大人此话不假,可是那些太监死要钱,想要些东西还是本侯自掏银子买下的,也就给手底下心腹之人用了点。”

庄守治笑了笑没说话,看着洛云侯言不由衷的样子,也不点破,继续说道,

“是啊,侯爷心腹之人何其多,那兵器监除了内务府督办,工部和兵部也是出了大力的,也就是那一年,朝廷的各项开支大增,内阁压力可想而知,所以当时候阁老就吩咐,来年的事要好好议议。”

“庄大人,刚刚可是说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本侯觉得廷议,内阁不是商议过的吗,怎么后来能费那么大?”

张瑾瑜自然是想到了里面费的银子,必然是还没出京城就被上下其手捞完了,

“侯爷说的极是,当时候阁老就问过,以前商议的事早就说的很透彻了,那么,怎么能那么多银子呢。”

庄守治反而拿话问了自己,张瑾瑜嘲笑一下;

“那庄大人心里应该更明白,内阁早已经定下,账目应该算的很透彻了,银子多了必然是有人多拿了。”

“此言差矣,侯爷,当时候老夫在兵部当差,从兵部那边着眼,当时候是让卫将军率领其所部,和叶大人节制的地方府军,集结人马全部到平辽城集结待命,意图把平辽城打造成坚城,凭此城和女真人周旋,如有战机可配合平辽城守将出城剿灭女真小部人马,力图保住关内外商路畅通,不受外族影响,当时候这件事,内阁各位阁佬都是意见统一。”

庄大人说到这,神情也是有些讥讽和萧瑟,张瑾瑜仔细想了一下朝廷的决议,并没有大方向上的错误,只是为何到最后,平辽城怎么丢了?

“朝廷的目的没错,商路畅通,军队后勤就跟得上,耗也耗死女真了。”

“呵呵,侯爷想简单了,暂且听老夫说完,商路畅通,自然是好事,可是接下来运什么,可就不好办了,江南这边说运苏州的丝绸锦布,其他之地瓷器,茶叶,尤其是丝绸,堪比黄金,当时候苏州每年也就是一千匹的量,不够各家分的,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足够蚕蛹啊,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哼。”

庄守治冷笑一声,继续喝了口茶,

“所以为了增加丝绸产量,江南当时的布政史就提议,增加丝绸的产量关键就在于蚕丝,如何增加桑田多产蚕丝,侯爷您猜内阁是怎么想的办法?”

“庄大人明知故问,你刚刚不说了,想要蚕丝就要增加桑田,多开垦不就得了。”

张瑾瑜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联,这与蚕丝何事。

“侯爷说的对也不对,桑田的要求高,开垦费巨大,所以当时候内阁同意江南布政史的策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