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7章 进京(1 / 2)

跟苏老头苏老太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去后,得到了二老的一致不赞同。

“宝啊,咱们跟着你去也不是不可以,但是这村里人是肯定不会去的”。

苏老太在边上也规劝道:“你若想去我们一家搬过去,哪怕这些田地都不要了都没关系。

但村里人靠地吃饭在这边有房屋,有土地,又怎么可能去那么远的地方?博个不确定的未来。”

苏沐瑶这时才发现自己是真的有些异想天开了,人家有土地有田地现在手上也存了些银钱,怎会跟着自己去那么远的地方。

“好,我知道了”。

苏沐瑶打算把这件事情先放放,龙渊这边可等不及。

龙渊很快就来到了老苏家,跟苏老头说了一下自己的计划。

等龙渊走后。

苏老头跟苏老太商量了一宿,“老婆子,这隔壁家的小崽子,咱们还是得注意点。”

“说实话,咱家乖宝跟他是合作的关系,他要回京城想把咱家乖宝带过去说白了,还是有些利用关系在内的”

他们老一辈子的心思自然要多一些,也不能说他们要往坏的去想,只是自家小孙女本就不是平常家的小儿。

“想去便去吧,乖宝,那一生的气运和本事,终归不该困在这个小地方?

咱们也跟着去多照看着点。

只是也不能全家都去先让老三家和咱们带着乖宝去。

到时候稳定下来了,再让老大家和老二家一起。”

苏老头最后拍板决定既然小闺女想去,那就去吧,若是不行到时候再回来就是了。

苏老头想的却是,那京城不管是什么东西指定是都贵,若是一大家都去那岂不是得花很多钱?

苏沐瑶在房间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,回想着这段时间的自己所作所为。

自己只是个平常人,没有办法做得到救济天下。

她所能做的不过是你付出劳动,我才给予你回报。

在这个事情上苏沐瑶觉得自己没有做错,即便是空间里有着数之不尽的粮食。

授人以渔,不如授之以渔,向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,所以自己自然不会把自己的粮食直接送给这些村民。

虽然自己也有点舍不得村里的人,但天底下无不散的宴席。

自己只需要找两个人管理一下这个作坊,到时候每月还有银钱到账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。

……

远在京城的皇帝却整夜无眠,原因很简单现在从最北边流入京城无数难民。

那边严重干旱,边境又常有蛮子骚扰。

这些百姓们不得已,开始了逃荒之旅。

今早打最北边来的流民就有八九百,上千人之多。

全部聚集在城外,叫嚷着要进城。

城墙外有些流民甚至已经铺上了草麦,搭起了窝棚打算在此驻扎。

城门管事的赶紧让人关闭了城门,让城门的守兵劝阻流民不要进城。

更为了防止流民发生暴动,又让县丞组织了人手去给他们实施粥。

旁边还有城尉带着一队衙役们在旁守着这才能稳定住局面。

但凡这些衙役们不是个个配着大刀,恐怕都要引起暴乱。

皇上得到消息也甚是头疼,养也养不起,赶也没法赶,这让他一时拿不定主意。

这些人本都是他大王朝的子民,这天灾人祸也是人力无法避免的。

早在前几日,他就已经让人安排了上千号人到周围的各个村子。

可这门城外的上千人已经无地方可安置,现在国库银两也不多哪里还养的起这上千人?

早朝时这些平时可会叭叭的大臣们,今天倒是格外的安静,没有一个能出得了主意的。

这时丞相上前一步回道:“回禀皇上,这些流民若是不赶紧解决他们的生计,再不让他们进城,恐怕将会流窜到附近的镇村。

到时候这周边的村子里的百姓,可能就会惨了”。

他们自然都清楚这些百姓饿极了,会做些什么事情出来。

他们也会畏惧大王朝的律法和朝廷,但是一旦人没了活路,那时候他们就会化身为强盗劫匪。

等到那时候的律法和朝廷对他们而言已经没了卵用。

这要是有流民汇集到周围的几个村,恐怕家家户户都会遭殃。

前些年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出现。

“现在先从国库里把粮食能调出来的全调出来,每日施粥先管上这些流民的温饱”。

皇帝说完,边上的太监立马去办。

年近50的皇帝看着眼下这些众臣们一个低头不语的模样。

只觉得一阵心寒平时一点小事都吵破头的人,现在遇到点事情没有一个人能拿出主意。

现在城里的粮店挂出的价格已经是近些年最高的价格,就连那些糙米也已经达到了15文一斤,麦子的价格更是达到了20文一斤。

很多人看到这里面的商机,宁愿跑更远的地方去高价收粮食到京城来卖。

在往年哪里会发生这种荒唐的事?明明新粮刚入库,家家户户按理来说都有新粮,但价格不降反涨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