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风雨路>历史军事>魏逆> 第152章 莫求财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52章 莫求财(1 / 3)

征其酋,分其势、徙其徒众。

如何安置内附的胡人,最有参考价值的就是魏武曹操对待南匈奴的做法。

乃是将他们分作了左右南北中五部,分隔圈地安置,以其贵者为帅,但派汉人为各部司马加以监督;最后以庙堂的名义留单于呼厨泉在邺城居住,别遣右贤王去卑监国,由此北疆不复有南匈奴之患。

至少,至今为止,南匈奴各部对魏国仍是言听计从。

但夏侯惠觉得,此一时彼一时。

故而,夏侯惠还建议徙民戍边。

就如他方才所言,问计夏侯惠不过是临时有感而发、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罢了,并非是强令其真能想出个法子来。

届时,魏国国库又要支出一大笔军费。

不出意外,见夏侯惠主动挑白与田豫密会之事,天子曹叡笑颜更甚,“既是裨益社稷,田卿何不自修表邪?”

先前之所以没有追责,那是为了伐鲜卑之战有一个稳定的后方。

再者,从夏侯惠进言中他也颇受启发。

如将泄归泥、戴胡阿狼泥征调来京师定居是可行的,还有挟大胜之威让田豫将彼等族众编籍落户,也是可以试着推行的。

“呵呵~”

闻言,天子曹叡轻笑出声,摆了摆手以示无碍。

忠心耿耿的潜邸之臣嘛~

早年被魏文曹丕约束太过、潜邸故旧十分少的曹叡,肯定要着重历练、不吝擢拔的。

他对白马义从并不陌生,且并非是此番北伐鲜卑才知晓的。

庙堂衮衮诸公皆是浸淫权力之途日久之人,安能皆是庸庸碌碌之辈!

蜀吴互盟彼此策应而战,蜀兵进犯雍凉了,贼吴也誓必将望风而动。

“是故,臣惠对白马义从以白身抵御胡虏之举颇有好感,便想着当将公孙击胡义举闻于陛下之耳,举义士于社稷。”

虽说,近千甲胄是并州刺史毕轨兵败“赠送”的,但其余两千具甲胄从何而来,兼领着护鲜卑校尉之职的王雄无论如何都逃不了渎职之罪!

那可是两千具甲胄啊~

以鲜卑部落的开矿与冶炼技术,若是没有不法之徒走私,怎么可能凑得齐?

尤其是,天子曹叡心中早就有了继任幽州刺史的人选。

此外,是觉得夏侯惠如今权谋之术还差了些火候,还不具备充当他革新积弊的马前卒,又听闻夏侯惠有求历任地方、抱着“猛将起于卒伍”之心,便有些打算将他遣去幽州或者并州任职。

因为此中不仅涉及到了损耗国力的问题,更源于魏文曹丕的一件败政。

他心中如此自省着。

“再者,臣惠尝闻‘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’之言,亦知若使白马义从长期流落山野,他日恐有为祸地方之患。而若陛下颁恩诏录白马义从入军籍,可绝此患也,亦可为我魏国边塞增精锐、他日征伐辽东公孙裨益也。”

似是,犹在期待着夏侯惠的下文。

再者,昔日南匈奴势大,绝非泄归泥与戴胡阿狼泥族众合计不过两万多落(户)这种部落首领可比拟的。

说白了,就是想将两万多落鲜卑族众跨州郡迁徙与安置,财力物力损耗太大了!

更莫说,谁又敢预见翌年的战事将持续多久、胜负如何呢?

昔日幽州刺史王雄暗示僚佐弹劾田豫的时候,其中有一罪状就是说田豫在民间阴畜卒伍,这些卒伍指的就是白马义从。

并不知道曹叡心中所思的夏侯惠,笑颜潺潺的奉承了一记。

且如此做法,不需要担心泄归泥与戴胡阿狼泥会反抗。

在那么多因素制约下,庙堂诸公又怎么可能,不极力劝阻天子曹叡将夏侯惠所言之策付诸与行!

现今柯比能授首了,步度根也被杀了。

且蜀兵已然两岁不出,翌年就要复来。

“嗯,朕知矣。”

涓竴涓浜屼簲涓浜屽洓浜涓節涓

天子曹叡之所以问计与他,并非是不知如何杜绝养虎为患,而是问他有无办法化解庙堂阻力,顺利付诸与行!

是的,来自庙堂的阻力。

“回陛下,此事田太守难自表,是为将白马义从录入军籍也。”

对于现今魏国而言,当务之急是将粮秣资财用在维护雍凉、荆襄与淮南大军上;百世之利则是尽可能轻徭薄赋,让黎庶安心务农殖谷繁衍生息,尽快恢复因为数十年战乱而丧损的人口。

轻轻颔首,天子曹叡笑容可掬,“嗯方才稚权所言其公孙毅先父,早年被先帝授予何职来的?”

那时曹丕刚刚代汉,定都洛阳,见河南尹残破且寡人烟,便想从冀州迁徙士家十万户以实郡县,完全不顾时至冬日而屋房御寒、中原各地甫历蝗灾黎庶皆饥而无粮可食。哪怕群臣皆劝阻,曹丕仍刚愎而一意孤行,最后被侍中辛毗扯着襟裾不让走、犯颜直谏后,才改成了只迁徙五万户。但这五万户士家被强徙至河南尹后,存活下来的极少极少。

且士家迁徙过去了,也能裨益田豫经营并州、复河套平原入魏国疆域的计划。

昔日南匈奴内附后,其所在的河套平原旧地皆被鲜卑所占据、不愿迁徙者也变相成为了西部鲜卑的一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